
欢迎辞
尊敬的嘉宾: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于2022年7月13-15日联合举办“第四届公共传播学术论坛”的支持并前来参加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公共传播:全球愿景与共识再造”。期待您在本次会议中就此主题分享您的思考,与各界同仁进行学术上的碰撞和交流!
再次欢迎您莅临云南师范大学,共襄学术盛举!
第四届中国公共传播学术论坛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2022年07月
会议须知
根据当前国内疫情、云南省及地方政府和云南师范大学防疫要求,并结合本次会议实际情况作以下须知:
请参会代表按照会议统一安排和各项要求,准时参加会议的各项活动。
一、会议报到
报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报到地点:云南丽水云泉大酒店(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详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丽水云泉大酒店
注:具体的交通路线和乘车方式可参见温馨提示。
二、疫情期间入昆报备须知
根据昆明疫情防控的要求,如有中高风险区人员接触史或途径、驻留中高风险区的嘉宾,请及时向会务组报备,按昆明防疫政策规定须抵昆隔离,不建议参会。低风险区的嘉宾须在7月13日抵达昆明前做以下报备:
请在“昆明健康宝”微信小程序注册并提交您出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告截图”。
“昆明健康宝”填报说明:
(1)选择“入(返)昆人员自主信息登记”,根据个人信息填写;
(2)目的地可选择“云南省 昆明市 呈贡区”;目的街道:吴家营街道,填写“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
(3)上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截图”,填写完提交。
三、根据云师大疫情防控要求,请在7月13日晚报到入住酒店后,提前准备以下材料报学校审批后方可进校参会:
(1)抵昆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2)云南健康码绿码截图(可搜索云南健康码微信小程序注册);
(3)行程码截图;
(4)昆明核酸阴性报告截图(待昆明核酸检测出来上报)
以上材料将由工作人员在嘉宾群内以小程序(接龙管家)收取的方式收齐,审核无疫情风险后将所有参会名单提交学校保卫处,凭嘉宾证方可进入校园。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还请各位参会嘉宾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四、参会期间若有发热(体温高于37.3℃)或出现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应立即报告现场工作人员。
五、会务期间昆明天气
因昆明已进入雨季,气候适宜,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携带雨伞和外套。同时,在晴天时紫外线较强,可准备防晒用品。
参考天气预报:
13日天气:小雨,17℃-28℃;
14日天气:多云转阴,17℃-28℃;
15日天气:小雨,16℃-28℃。
六、会议开展方式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进行。
七、会务联系人
王振兴老师(15925234535)
徐瑞研究生(18468072661)
陈思琪研究生(13887374901)
会务邮箱:zhglmeijie@126.com
会议日程

第四届中国公共传播学术论坛
“公共传播:全球愿景与共识再造”
一、开幕式
时 间:7月14日上午8:30-9:10
腾讯会议号:795364455
地 点:汇学2幢101报告厅
主持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杜忠锋
议 程:
一、观看云南师范大学宣传片
二、云南师范大学校领导致辞
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致辞
四、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魏红致辞
五、合影留念
二、大会主旨发言
(一)主题发言:
时间:7月14日上午9:30-12:00
地点:云师大汇学2幢101报告厅
主持人:沈爱国
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院长,钱塘学者、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
评议人:汤景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人: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正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传播生态变革公共传播的转型
吕新雨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项目入选者
题目:试论社会主义发展传播学与公共传播
韦 路
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项目入选者
题目:消弭的数字鸿沟?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25年
茶歇 10:15 —— 10:30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项目入选者
题目:智能传播与身体问题
方兴东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
题目:俄乌冲突与全球传播格局之变
三、分论坛
分论坛1:公共传播与突发事件危机及舆论引导
腾讯会议号:506201159
7月14日13:30-17:00 | 明德3号楼A栋201室

分论坛2:公共传播与媒体融合、智媒传播
腾讯会议号:951632963
7月14日13:30-17:00 | 明德3号楼A栋210室

分论坛3:公共传播的理论思辨与实践表征
腾讯会议号:562447732
7月14日13:30-17:00 |明德3号楼A栋307室
分论坛4:公共传播的中国叙事与对外话语构建
腾讯会议号:310951889
7月14日13:30-17:00 |明德3号楼B栋106室

分论坛5:公共传播的话语权力与网络治理
腾讯会议号:939249109
7月14日13:30-17:00 |明德3号楼B栋107室

研究生论坛一
腾讯会议号:977557134
7月14日13:30-17:00|明德3号楼B栋103室

研究生论坛二
腾讯会议号:783911729
7月14日13:30-17:00|明德3号楼B栋104室

研究生论坛三
腾讯会议号:597911554
7月14日 13:30 -17:00|明德3号楼B栋301室

四、闭幕式
时 间:7月14日下午17:00—18:00
腾讯会议号:795364455
地 点:云南师范大学汇学楼2幢101报告厅
主持人:魏 红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分论坛评议人汇报:
1.分论坛1组汇报
廖圣清 云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2.分论坛2组汇报
张国涛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
3.分论坛3组汇报
邓树明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聘首席编辑
4.分论坛4组汇报
张文祥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
5.分论坛5组汇报
郜书锴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6.研究生论坛组汇报
苏 涛 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洪长辉 上海大学副教授
马小娟 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
大会总结发言:
吴 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与会人员名单
特邀嘉宾(按姓氏拼音排序)

参会专家、学者
(按姓氏拼音排序)



参会硕、博研究生(按姓氏拼音排序)


线上参会专家、学者、研究生(按姓氏拼音排序)




温馨提示
为方便您更好的相聚盛会,特提醒您以下事项: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性复合型应用人才。形成了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龙头,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为支撑,以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引领,以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五个本科专业为基础,涵盖文学、艺术两大学科门类,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2018年3月,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的“国际新闻传播学院”落地传媒学院,校部共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院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在职教职工69人,在职教职工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94%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在读博士12人,教授9人、副教授14人。
学院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舆情研究机制单位、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云南省媒介融合与讯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华社经济社舆情与大数据研究基地,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训中心、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建传播大数据创新实验中心,学院建有音频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虚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1600余万元。学院还与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玉溪电视台、宜良电视台、永仁县融媒体中心等建立有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排版:郭布涵
责编:柳盈莹
审核:杜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