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云南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公布终选结果,由我校传媒学院学生团队完成,云南日报“云迹”融媒体实验室作为业界单位指导并报送的5篇作品获奖(其中2023年4篇获评“云南网络正能量文字”,2022年1篇获评“云南百篇正能量文章精品”)。
该活动由中共云南省网信办主办、昆明信息港承办、各州(市)委网信办和云南省新闻媒体协会共同协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设立云南网络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5个类别,经过征集、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全省共500件作品入选,每个类别100件,各包括10件“十佳精品”。
我校传媒学院学生作品《不同的音调①范贵云:让沉默的灵魂开出花朵》(作者:吴沛钊、耿豪)获评“2023云南网络正能量文字十佳精品”,《不同的音调③王平宇:带儿子做一场“无人喝彩的扫盲”》(作者:吴沛钊、耿豪)、《一支边境足球队的20年》(作者:吴沛钊、杨荣选)、《追光!盲人按摩店的吉他男孩》(作者:李霞、胡韵、张原宇、莫依婷、和云菲、郭潇雅)获评“2023云南网络正能量文字”、《阿美起舞 彩云出山》(作者:吴沛钊、普孟秋、贺凯、徐嵩钦、王开妍、李霞)获评“2022云南百篇网络正能量文章精品”。
在还未接触孤独症患者前,耿豪(2020级传播学)会因影像资料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怪异,从而胆怯,不敢靠近。随着采访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问题也更加深入,他发现他们是一群鲜活的人,有突出的个性,一篇报道不足以将其笼统概括。于是,耿豪耗时两个月,通过整理858分钟录音、120页采访记录呈现三篇深度特写,在“孤独症”的同一主题下,叙写与孤独交战的不同人生:王平宇用音乐与“星星的孩子”一起寻找翅膀,纵使“扫盲”无人“喝彩”,也努力消散横亘在孤独症认识面前的障碍;“社区英雄”范贵云数十年初心未改,排除重重困难,创立蒙多贝至今,“让爱来,让碍走”。耿豪说:“关于他们,可以一直写下去,写到真的转机出现。”
2021年世界孤独症日 王平宇(右)和蒙多贝创始人范贵云(左)
“龙乃村足球队”选题由线上采访完成,虽无需受制于时间与空间,但在完全不了解足球的情况下,杨荣选(2020级新闻学)无法直观掌握人物所在地与故事发生的背景,通过资料搜集与多次前期采访,她以龙乃足球队成立20周年为主线,串联起龙乃村踢球第一人鲍志昆及其随之成立的足球队对当地的影响,重新构思行文结构,挖掘故事背后中国县域足球的发展及其对边境小村的深层意义。稿子完成后,杨荣选被对方称赞“文字有力量”,但她认为稿子最后并未全面、深刻地反映龙乃足球队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并始终期待着借助媒体力量给予其实质性帮助。
龙乃足球队正在进行训练前的热身活动
“视障男孩”选题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确定选题角度、寻找采访对象、蹲守盲校、化身助盲志愿者,分工、实施、反馈交织进行,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均为2019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都参与其中。任务一出,使命必达,他们不停辗转于盲校与盲人按摩店,用真诚换取信任,以专业获得认可。在采访被拒、写作无思路、辗转无进度的问题面前,他们沉下心思考,发现问题,找寻出路。最终,一个用吉他编织出炽烈青春与对未来的无限畅想的追光男孩跃然纸上。
江岸与乐队一起参加演出
面对留守村一系列紧迫问题,张萍、关於夫妇毅然决然“舍身忘我”,用艺术帮扶贫困乡村,用爱的坚守和舞蹈的魅力让一朵朵“彩云”飘向山外。地域接近与专业理想使然,李霞(2019级新闻学)感受到了责任所在,从选题策划到一人前往大山采访,关关难过关关过,“彩云计划”选题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和踏实。在采访结束那天,关於老师对她说:“感谢你能来报道‘彩云计划’,让更多人认识关於和张萍。”这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深刻内涵。在星星和月亮作陪的写作时光中,她反复查阅、整理、删改写,想要用心搭建大厦,尽力赋予故事更辽阔的光芒。初稿完成时,已是一星期后的凌晨3点。
张萍、关於夫妇(中间)与“彩云女孩”们在毛竹做的把杆前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本着“合作创新、服务社会”原则,全面加强“校政企”合作。双方共建“双导师”制,协同育人,为实习实训学生小组配备教学与媒体双师,围绕当年重要选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报告与深度报道作品。两年来,双方已合作完成深度报道作品30余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未来,传媒学院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稳步推进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创新“校政企”合作的模式,不断提升新时代融媒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迹青年”
文字:李霞
排版:段美婷
一审:覃榕
二审:柳盈莹
三审: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