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三项课程入选第三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2024年03月27日  浏览次数: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拟认定名单的公示》,经网络申报、单位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我院喜获三项课程入选。周芸老师团队的《现代汉语》课程和肖青老师团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入选“线下一流课程”项目;柳盈莹老师团队的《深度报道》课程入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项目。其中,周芸老师团队的《现代汉语》课程经省教育厅专家评审,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正在评选阶段。

对于这三门课程,身为传院学子的我们一定不会陌生,

“语音声调妙、字形结构博”,这是如细雨润物般滋养我们语言之花的《现代汉语》;

“舆论监督守党性,人民喉舌责任卓”,这是如烛照千里,指引我们新闻前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抽丝剥茧寻迹,敏锐洞察求真。”这是如同一柄挖掘真相的利器,引领我们探寻非虚构背后故事与灵魂的《深度报道》。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背后,一览名师风采,见证传院师生在教室与一线新闻域野间的求真求实之旅,感悟理与实践交融的魅力。

《现代汉语》

团队成员:周芸、朱腾、谭辉、杨颖

课程介绍:

《现代汉语》课程立足于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结合学校、学院的建设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传授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培养具备良好现代汉语理论素养、思维和方法、应用能力且能够回归语言生活现实的专业人才。

教师Q&A

1、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上有哪些显著的效果呢?

周老师:首先,开发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指导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概念及原理。其次,受到课程所属学科专业性质的影响,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这些都是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您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

周老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同学们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大家学以致用。从就业渠道出发,培养同学们的现代汉语及其言语行为的规范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语言文字基础。

3、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周老师: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做到每个班级、每个学期一共18周的36节课,每一节课都能吸引住同学们,这就是最大的挑战。在一个学期中,仅仅只是上好一堂45分钟的课程,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要把每一节课都能讲精彩,这具有很大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观察学生,钻研学情,然后再去进行教学设计。关于这一点,课程团队还在努力的过程中。

 4. 您对该课程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期望和规划?

周老师:今后,课程团队将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持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积极申报教改项目,产出一些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同时,还将结合学情,丰富和完善线上学习资源的建设,多开展一些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团队成员:肖青、程潇爽、刘靖轩、王琳、方盈盈

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是一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体系、观点和方法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理念,包括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以及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Q&A

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课程以及课程特色

肖老师:我这门课程叫《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学新闻的同学就知道了马新观是我们整个新闻学的指导思想,那么马新观从进入中国到现在的发展差不多也是一个世纪的时间,在这一个世纪当中,历代的咱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了很多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那今天我们去学习马新观就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学的指导性地位和意义。那么这门课程,我们自己在打造它的时候特色主要是两个方面,因为马新观是核心课,所有的新闻院校,只要是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都要去开设它,我们使用的教材也都是统一的,那我们如何去凸显我们的特色呢,一块就是我们采用的是团队教学,我们的团队有七位老师,七位老师都是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过马新观培训的,然后通过团队的方式,每个老师负责讲授一个专题,这样可能对于同学来说,他能够从不同的老师那里不同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马新观,同时团队授课也能够让我们在团队合作当中更好地来提升这个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二块就是我们的马新观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同学们如何运用马新观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所以我们这个课程还配套开展了很多实践环节,比如说每个假期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去进行三下乡,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带到基层、带到老百姓当中去进行宣讲,通过这些活动也让同学们在实践当中,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深刻认识马新观,并且学会把马新观加以在新闻业务当中的运用。

2.您认为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上有显著的效果?

肖老师:这个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我们的同学来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理念。因为你们在学新闻学的时候知道,比如说像新闻学的概念,我们之前讲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在西方他可能会强调的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后我们强调的是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但是在西方强调的就是第四权力。那么这些西方的理论进入中国之后,它和中国的实际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如何来结合中国的实际,如何用一种正确的新闻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这个对于同学们未来在你们的工作岗位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因为今天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上信息非常的丰富,有些同学可能在辨别力不够强的情况之下,他容易走偏或者是走到这个方向偏离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方向。那么这门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你在学校期间就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新闻思想是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去强调什么样的新闻思想对于新闻业务工作的指导,这个应该是一个叫做主心骨的东西,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一些同学认为马新观课程枯燥无趣,您怎样回应这样的言论?

肖老师: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可以理解。因为这个大家一路学习上来大家更愿意去学的是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就是看起来和我们专业更加的紧密或者说是更具有实践行动,动手实操的这样一些课程。这个课程呢,因为它偏理论。理论课相对来说同学会觉得没有那么有趣,会感觉这个自己学习的尽头不是那么足。但是呢这个课程我们在自己实践教学的时候,其实我们采用的更多是一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比如说我给你做一个新闻事实的报道,事实当中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内容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它一定能够让受众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情况,然后产生一种真实的回忆吗。那么像碰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采取的做法就是案例教学,就可能我会给你一些典型案例,然后通过这些案例分析,让你看到新闻的现象和它的本质真实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应该如何透过现象去把握真实。同时像我刚才说的,因为我们有实践的环节,那我们在实践当中也会去指导学生,你应该如何去分辨、如何去判断、如何去进行新闻报道。通过这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多的就是希望打消同学们对于理论的畏惧感,然后对理论在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性有更真切的体会和认知,我们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做。

4.您在课程建设中遇到过怎样的建设与挑战?

肖老师:我们遇到的挑战一个是这个实践环节是我们的特色,但是实践当中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说咱们年级班级人特别多,我们实践可能没有办法说,所有的学生在每一次的实践当中都能够参与到,他可能就是每次实践有一部分同学能够参与,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但是他可能会涉及到的,比如说安全问题、经费问题、对方这个机构的这个接待能力问题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现实当中,我觉得比较大的一个困难。另外一方面呢就是这几年我们也在关注国内的高校,他们在做马新观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特色的做法,比如说像清华北大他们这两年都会在做重走长征路、重走什么什么路,就用这样的方式让同学在实践当中去真正的感悟马新观,那我们之前其实也想过是不是我们可以搞一个,重走联大路,北大清华南开我们都一起来合作,甚至是邀请国内更多的高校来参与,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把我们的实践环节推得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有利。但这些东西,它都还有很多因素需要去考量,和院校之间的合作,包括刚才说的安全交通等各个环节,所以这个可能是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我觉得还需要去努力克服的一些难题。

5.您对本门课程未来的期望?

肖老师:一流课程是作为一个课程建设的,叫做显著性的指标,就是课程建设质量怎么样、效果怎么样这个往往是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那现在,我们经过几年的建设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获得了省级一流流课程,所以接下来我们想努力的进一步去完善打造,争取下一次能够冲入到国家一流课程的行列当中去。

《深度报道》

团队成员:柳盈莹、魏红、覃榕、李宇峰、张若玉

课程介绍:

《深度报道》课程立足云南边疆、辐射南亚东南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铸魂育人,以问题解决与成果产出为导向,面向已有一定新闻业务基础的大三学生开设。旨在强化学生复杂社会认知、深度采写、公共利益促进等核心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边疆情怀与使命担当的"四力"新闻传播人才。

教师Q&A

1.这门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柳老师:一是将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实践,学生通过走入边境、乡村、基层采写深度报道,将实践作品产出与个人担当、国家使命、社会责任紧密相连;二是以项目制为抓手,不断整合学界、业界资源,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实践;三是推行"以赛促学"的方式,促进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2.在该课程的建设中,您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柳老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更好地融为一体是比较困难的,想要通过深度报道讲好故事培养主流媒体后备人才,我们需要外聘交叉学科专家,建立高素质、学科背景多元的授课团队,定期与国内外名师进行教学团队学术研讨、座谈等,来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与衔接,在这其中我们耗费的人力物力是比较大的。

3.您对该课程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期望和规划?

柳老师: 首先是课程体系优化,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不断革新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程结构,形成更为有机的交叉知识体系。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更新,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需求,我们会利用自编课程教材和网络化课程等资源,注重学科体系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然后是课程成果产出方面,会培育和引导学生产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服务社会、科研项目、科技文化竞赛等。此外,还持续探索"双师型"教师指导模式,然后尝试与一线记者紧密相连,盘活校内外资源,有序推动校内外教师双向交流,做大做优教师团队。

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道路上,

传院教师一心躬耕,

一次次创新探索凝聚成累累硕果,

一份份汗水浇灌传媒教育园地,

以“四力”为基,

盘活教育资源,

不断为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以学情为本,

校地校企互融共生,

携手拓宽新闻传播的实践田野。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愿每一位教师风采如画卷般绚丽,

愿我院课程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向着下一个“一流”目标接续奋进。

部分素材来源于周芸、肖青、柳盈莹三位老师

采访:王栎琦 李应玲 洪媛 梁若曦

文字:梁若曦 李婷 黄丽妃

排版:丁文越

一审:覃榕

二审:柳盈莹

三审:魏红

上一条:传媒学院召开2021级本科生考研动员会 下一条:我院召开2024届本科生考研复试指导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