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公共传播学术论坛分论坛四|公共传播的中国叙事与对外话语构建

2022年08月26日  浏览次数:

分论坛四在云南师范大学明德3号楼B栋106室开展。由云南大学教授单晓红主持,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张文祥担任评议人,论坛主题为:“公共传播的中国叙事与对外话语构建”。

1615B

F99F

(主持人:云南大学教授 单晓红)

 

1139A

(评议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 张文祥)


上半场开始,首先由复旦大学教授汤景泰为大家介绍了新冠大流行期间国际涉华虚假信息的传播模式,汤景泰教授从语义建模、知识图谱等方面论述了如何鉴别网络谣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罗坤瑾经过调研广州和贵州两地得出:疫情中的恐慌记忆以及媒介恐慌臆想极易引发民众的恐慌状态。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高级经济师雷希颖从自身的一线舆论工作经历入手,阐释了如何进行现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尤其是在“网络外交”方面的建设。湖北大学副教授谷羽论述了丹麦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另类模式以及借鉴价值,并解读了丹麦的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郭鑫燚通过调研的大量数据对不同时期的长征宣传这一主题的论文进行研究。云南大学讲师祁志慧基于美国三大主流媒体的文本分析美国媒体叙事中的“武汉新冠疫情”,得出了美国媒体蓄意抹黑中国抗疫成就的结论。

B736

(复旦大学教授 汤景泰)

9A26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雷希颖)

下半场论坛,华南师范大学周翔教授论述了中国在目前理性交往视角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达成的可能性。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晟对于PX事件的媒介记忆为何会在政府进行大量的报道之后依然会有很大的媒介风险提出解释。山东工商学院副教授陈立敏就数字时代主流媒体语态创新的深层困境与创新向度提出了诸多解决的可行性方案。新疆大学副教授布玛丽亚木·买买提结合新时代南疆农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乡村传播路径,讲述了自己所在的新疆大学驻村工作队为南疆农村地区观念改变做出的巨大努力与取得的成效。南昌大学副教授席志武表示,通过在线观察和离线研究的方式,研究TikTok在全世界公共传播中的平台信任度。并发现TikTok实现了对海外用户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刘畅阐释了中国媒体如何借助CGTN新疆反恐纪录片“四部曲”完成了潜移默化的反向议程设置。

FDFF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周 翔)

10F5E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王晟)

FE6E

(南昌大学副教授 席志武)


在互动评议环节中,张文祥教授对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做出了简短精炼的评议,针对如何在中国叙事背景之下的对外传播与对外话语构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肯定了大家对于如何进行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想法,并对大家的学术高度与广度表示赞扬,希望以后可以继续交流学习。



图文:黄芊 付悦婷 郭潇雅

审核:杜忠锋



上一条:第四届中国公共传播学术论坛分论坛五|公共传播的话语权力与网络治理 下一条:第四届中国公共传播学术论坛分论坛三|公共传播的理论思辨与实践表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