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传播•国际”学术工作坊|第五讲 杨洪林教授《让意义停留的技术:一种可能的仪式理论与方法》

2023年12月25日  浏览次数:

12月21日13时30分,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于“边疆·传播·国际”学术工作坊系列讲座第五讲于明德五号楼434报告厅开展。本次讲座邀请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杨洪林教授担任第五讲《让意义停留的技术:一种可能的仪式理论与方法》主讲人,传媒学院肖青教授担任主持人。

杨洪林教授开篇点题,指出本次讲座围绕“仪式是让意义停留的技术”展开,随后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流程与各个讲述部分的概要,为听众梳理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随后,杨洪林教授先列举了中外人类学家对于神圣和存在两个概念以及仪式的定义等多方面的前沿研究资料,论证了仪式是一个转化神圣的存在的重要的技术。接着,杨洪林教授结合了当下的实际,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重点阐释了仪式对于共同体的形成具重要作用。他强调“如果没有仪式,共同体的存在是难以感觉的”。同时,引出了该研究的现状—“仪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中很少引起当下学者的注意。基本上,学者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着眼于意识形态、政治学、民族学三个层面。而杨洪林教授指出,“仪式”维度的研究可以加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当中,因为仪式往往意味着一种象征资源的分配,是大家聚在一起的象征,仪式在共同体意识的维护与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仪式可以是一种形塑共同体的技术,是一种文化技术。”杨洪林教授以这句话作为引子,开展了随后的讲座。杨洪林教授引出了一首田野调查得来的彝语诗歌,从中引出非凡的意境。诗歌中的河流与石头折射出了“动与静”的哲学关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行动其实就是一条河流,当我们说现在的时候其实现在已经不在了,生活是随时在流动的。”杨洪林教授随后说道,如果要想把握住生活本身的意义,他思考到能不能在河流里放置一个竹筐,让这样的竹筐形塑河流的边界,而仪式就是这样的意境中溪流里的竹筐。

最后,杨洪林教授在引用了胡塞尔关于滞留的论述,再列举了自己经过田野调查得来的真实案例,指出了“仪式可以把历史上很久远的东西当下化”。杨洪林教授结合传媒研究与边疆研究的共同点,他认为传媒和边疆的研究一样,需要找到一个固着点才能进行观测。

在讲座中,杨洪林教授结合文献资料与最新田野资料对主题进行了生动新颖的阐释,台下的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学习。在讲座的提问交流环节,杨洪林教授亲切耐心的回答着同学们的问题,师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其乐融融地展开对话。

讲座结束,肖青教授再次感谢了杨洪林教授的到来,表示讲座为为传媒学子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可能和魅力,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和一个新颖的着眼。杨洪林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学者风范也浸润了讲座中每一个学子的心灵,在向听众传授了资深学者的经验与方法的同时为传媒学院师生树立了学术榜样。


文字:张云琦

图片:张云琦 张宇青

指导老师:王琳

一审:柳盈莹

二审:陆双梅

三审:魏红


上一条:“边疆•传播•国际”学术工作坊|第六讲 何明教授《何为边疆》 下一条:“边疆•传播•国际”学术工作坊|第四讲 郭建斌教授《传播与边疆:一个问题视角》

关闭